一步,踏向智慧生物的门槛,乃
至进化成为恐龙人的雏形。
这样的设想,在生物学界虽属边缘理论,却也不乏拥趸,在很多学者看来,或许正是类似的某种高潜力手盗龙类,成功打通了它们转变为龙族的进化桥梁,叩响了文明的门扉。
然而,眼前这疑似诞生于16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史前遗种——活体镰鼬的发现,却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传统认知的苍穹,将以往的一切假设重新洗牌。
它们的飞行能力极其高超,拇指和脚爪均可以对握,群居且有社会性,独特的发声功能与相对复杂的语言体系,也似乎能跟言灵扯得上几分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与龙族的许多特性不谋而合。
在这几种性状中,变异出六指的手部(除去支撑膜翼的第六指,还有五根,其中一根为类似于狐猴的伪拇指),以及能够与其他几指对合的拇指,或许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要知道,此前,该特征被认为是仅灵长类、熊猫等少数特化物种的专属。
这便意味着它们有着使用简单的工具,逐渐改造环境,进行更为复杂的生存活动的潜力,这是智慧生物进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6000万年前的原猴类到4000万年前的旧世界猴,再到2500万年前的猿类1800万年前的大猿1400万年前的人亚科,从30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阿法种到直立人再到智人,手是非比寻常的进化见证者。
从足(foot)→足手(foothand)→手(hand),从抓握grip→假性对握(pseudoopposition)→对握(opposition),人类的手是如此精密而极具进化代表性,一步步形成了能使用工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