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72章 :完结篇(2 / 8)

企业预定,几乎没有空置楼层。

    这不仅得益于“上海第一高楼”的招牌,更因为秦浩提前布局,通过浩然国际的海外资源,为大厦吸引了不少外资企业入驻。

    三天后,位于上海中心大厦裙楼的“万象商场”也开启了试运营。

    此前“东海一号”的名号虽响,但要做全国性连锁商场,“万象”这个名字显然更合适——秦浩和杨巡商量时,秦浩提议用“万象”,寓意“包罗万象、万象更新”,杨巡一听立马就同意了。

    试运营当天,上海中心大厦周边的几条马路几乎陷入瘫痪。

    早上九点商场刚开门,人流就像潮水一样涌了进去,不到一个小时,商场里就挤满了人。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服装区的试衣间外更是排起了长龙,连楼梯和走廊都站满了人。

    有顾客笑着调侃:“感觉今天所有上海人都来了,再挤下去,商场的门都要被挤坏了!”

    这话虽然夸张,但“万象商场”当天的客流量确实远超接待标准。

    杨巡在监控室里看着满屏的人流,急得满头大汗,只好临时采取限流措施——每次只允许 500人进入,等里面的人出来一部分再放新的进去,这才勉强让商场里的顾客能正常走动。

    有趣的是,“万象商场”里的东西并不便宜。特别是一楼的国际服装品牌区,一件普通的连衣裙就要三百多块,一件外套更是要五六百——要知道,1995年上海普通工人的月薪也就一两百块,买一件衣服几乎要花掉好几个月的工资。

    当然也有不少服装品牌因为错误预估销量,导致货架早早被抢空的。比如一家意大利品牌的牛仔裤,原本只准备了&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