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一种拼音用在两种语言上,当然有很多水土不服之处。
在真实历史上,蒙古人本身,对于塔塔统阿用乃蛮文字创造的蒙古文字,其实也不大满意。后来,又有八思巴蒙古文、吉雅班迪达蒙古文、托忒蒙古文、瓦金达蒙古文、西里尔蒙古文等多种蒙古文的诞生。
这一方面说明,塔塔统阿创制的蒙古文字,的确有很多不便之处。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说明,创制蒙古文非常艰难——这么多蒙古文的版本,就没有一个让蒙古人满意的,不断地换来换去。
但这对赵朔来说,创制蒙古文字,还真没那么难。
首先是读音,这不是有国际音标吗?
国际音标,并不等于初高中学英语所学的那种音标。那种音标是国际音标的一个变种,适合学英语罢了。事实上,国际音标可以将世界上任何语言的读音准确发出来,就连汉语拼音也可以看做是国际音标的一个变种。
把国际音标的一些技巧,加入乃蛮字母中去,不就能准确地发出所有的蒙古音吗?
同一读音,容易发生歧义的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
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直接写出汉字来,却发这个汉字对应的日语的音。
以至于到了后来,越是高级的日语考试,里面的汉字越多。母语为汉语的人学习日语,很快就会有越学越是容易的感觉:一看就知道这字是什么意思,只要再学学日语的发音就行了,能不容易吗?
所以,创制蒙古文字的整体方案就是:用国际音标改进的乃蛮字母为根基,再用汉字解决容易发生歧义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