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生谋划策反二人。
高、陶二人“早有悔意”,见山城政府伸出橄榄枝,立刻开出自己的价码——只要能摘掉头上汉奸的帽子,一切都好说。
戴老板禀告常某人后,常指示说,只要高、陶二人脱离汪伪集团,便可既往不咎,要官做,就给合适的工作,愿出国考察就给资金,一切由他们自己选择。
如果二人能将日伪密约带回来,则另有重赏。
有了常的明确答复,高、陶二人立刻偷偷携带密约乘船到达了香江,《汪日密约》被送到山城后,随即发表在报纸上。
高某武始终不敢回山城,常某人批准下拨了五元美元,他带着爱妻漂洋过海去了美国。
而陶某圣这个北大法律系毕业的高材生终究放不下权位,又乞摇到了常某人身边。
常也是来者不拒,将他留在身边工作,不久他便靠着替常某人起草《中国之命运》而再获青睐,成了常身边的红人。
“这能一样?陶某圣是什么人?”杨荣瞪着他太太,不悦道: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有些事情上面看的不是恩怨,是胸襟。”
张义面无表情地听着,心说,什么胸襟,不过是利益罢了。
“这件事情是你能插手的吗?实在没事干就去打打麻将,我原本就不想来,非要拉着我来,谁知道是这种破事。”杨荣又训斥了太太几句,看着刘忠厚说:
“既然证据确凿,戴老板也有了批示,你就别白费心机了,汉奸嘛,人人得而诛之。我要是你,就早点置办棺材纸钱,让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