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锥之地。(吴做过中苏情报合作所副主任,郑是主任。)
吴敬中好投奔了他在苏联的同学,常凯申的公子小常,跟着小常在北平搞了一年多的中苏外交。
然后在小常的推荐下,才当了保密局天津站站长。
可这个时候已经47年多了,吴在天津待了不久,在解放前,更是弃城逃到了金陵,直接被毛齐五下狱,逃亡弯弯的时候又被押解过去。
后来又是靠着同学小常的关系才被赦免,出狱后做了一个商人,他在香江等了八年,也没有见到老婆子女说起来命运也是悲惨。
张义看着面前的老吴,敬了一礼,道:“行动科谍参股张义。”
他不知道吴此刻是什么军衔,但估计是个少校,当培训班教官的时候提拔的中校,小站的站长就是上校,去天津的时候才是少将。
老吴同样敬礼,热情洋溢地伸出手道:
“哎呀,原来您就是张股长,久闻大名,我虽然在苏联留过学,但在你面前可不敢称呼专家。”
‘专家还是可以称呼的,又不是砖假。’
张义在心里笑笑,这年头同样崇洋媚外的厉害,吴是“海龟”,还是果党和红党培养特工的摇篮—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的,他的培训经历和背景都让他成为一位在情报和特务领域备受推崇的专家。
“吴先生,以后还要多向你请教才是。”张义笑着说。
他心想,自己这才扮演了一回“深海”,就和吴站长这个“峨眉峰”见面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