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和学姐同居(3 / 6)

    徐有渔打着哈欠回到屋里,洗了把脸清醒过来后,立马开始收拾行李。

    等到快十二点的时候,总算准备完毕,拖着行李箱跟在后面,和李珞还有徐榕生一起下楼退房。

    然后三人便来到了附近的小饭馆,由徐榕生请客,简单的搓了一顿。

    “昨晚回房间后,我认真研读了一下你的书。”徐榕生在饭桌上,笑呵呵的朝李珞说道,“说实话,还挺有启发的。”

    “我也看了一些其他书的开头,但感觉你的作品,在结构上更有条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

    “似乎你是有意的在控制每一个情节的字数。”

    “基本上每二三十章都是一个完整的起承转合结构,非常有规律。”

    “其他的书虽然也有这种特质,但往往会中途迷失,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

    李珞听到徐榕生谈起他写的书,脸色顿时一僵,瞥向旁边的徐有渔,就看到她正憋着笑,埋头吃饭,一副想笑又怕被殃及池鱼的模样。

    但听到后面,发现徐榕生真的是在认真研究后,李珞也是解释道:“这种写法,我称它为网文的节奏。”

    “一次完整的,有高潮有爽点的起承转合的剧情,假设完成它的字数是五万字,那么这个字数,就是一本网文的节奏。”

    “有的书,可能十万字来一次,有的二十万字,还有的甚至能铺设上百万字才有一次爆发,这就属于一本书的节奏,就像是起伏跳动的音符一样。”

    “节奏越慢,铺垫越长,积攒的情绪越足,达到高潮时的情绪爆发就越是猛烈和悠长,但代价就是连载期的时候,读者追读体验会很糟糕,比较难熬。”

    “节奏越快,铺垫就越是短平快,情绪的起伏没有那种大起大落,但因为能更快的收获情绪反馈,所以读者追读体验会比较好。”

    “代价就是失去了长期铺垫的高爆发,很难给读者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象。”

    李珞的选择,明显就是后者。

    毕竟互联网的发展就是一直在往短平快的方向走,李珞也只是顺应一下时代的潮流而已。

    至于他的这些理论,基本都是后世的网文作者一步一步总结出来的东西。

    “当然,也有两者兼备的方法。”李珞补充道,“就是在百万字篇幅的起承转合里,塞入小篇幅的起承转合,一个大的套了几个小的。”

    “保证满足读者短平快的同时,还能持续铺垫那个大高潮。”

    “这种写法,我称之为二级结构,而上面最初提到的两种快慢模式,则属于一级结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