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水,干打垒,地窝子,地方病……
总体情况,北疆的农村比南疆,比邻省的要强一些,但强的有限。按现在的情况来说,能吃饱,但想吃好是不可能了。现在才开春,几乎没新鲜菜,有也是咸菜什么的。
肉就别想了,本地人可能一年到头能吃三五回肉,当然作为客人,可能当天吃一回走,走的时候吃一回,这就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状态了。
车上除了罗教授在写写画画,其他人表情大都不是很好——显然,不光是何丽娟打听到了具体的情况,其他人也都差不多。
李清源是乌城人,对农村和理解和何丽娟一样,现在心情有些复杂。
郑志国家在南疆,在本村算少有的汉族,他是最乐观的,北疆再苦,也比南疆的强——至少现在看来已经绿了,哪像南疆,这时候正是风沙大的季节,漫天黄沙看不到人,那才吓人。
朱悦婵是口里人,她倒不担心条件艰苦,昨天是有同学告诉她,小心点别被当时的光棍给逮去当媳妇了。
朱悦婵家庭条件不好,来上学也是省吃俭用,虽然有补助,但家里提供不了多少钱,她得省着花,所以同学们描述的北疆的条件,在她看来其实挺好的。
但几十年前八千湘女进天山,导致有些人会误会,觉得这边的农村里,男人可能会比较蛮横一些,这让朱悦婵有些忧虑。
还有一个同学叫胡东风,同学戏称他为麻将,这是妥妥的北疆人,虽然家不在玛县,但距离不是很远——在北面的福海,所以他是最镇定的。
本身自家也在农村,对于北疆的农村他还是很了解的,所以一点也不担心,反倒有些好奇,好奇在于这个农村和自己家的那个,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