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三样惊喜,四藩阶层结构,第一课(3 / 7)

多万,刚刚好跟6.5倍差的也不远。

    要是按这么算,两家物价水平相当,似乎说的过去。

    但仔细想想就知道,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夏鸿在长青谷生活了四个多月,中间不仅狩过猎,还抽空观察过很多村级营地的情况,毫不夸张的说,就长青谷的条件,放到九镇那边,绝对能排中等偏上。

    若是不考虑人口素质,夏鸿甚至觉得,除了大夏,其余八镇的条件,都比不上长青谷。

    而长青谷,还只是蔡丘最不受待见的一个区域。

    由此就可以推断,蔡丘的资源禀赋,必然远在大夏之上,6.5倍,绝对不止。

    其次,资源禀赋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其实是获取资源的能力,而这个能力跟人口数量,是呈正比的。

    人口越多,获取的资源当然就越多,同时由于人口基数足够大,催生出的强者也多,能获取的高等乃至是顶尖资源也必然会更多,这个很好理解。

    所以这就催生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资源禀赋更好、人口数量更多,平均修为更高的蔡丘藩镇,整体物价居然跟大夏,处在同一个水平线?

    “这个六等籍制,应该是出了大问题,大概率是六个等籍人口比例极度失调,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底层的晋升通道完全堵塞,大量人力物力都被浪费,……”

    回想自己在长青谷四个月的见闻,再加上入城后大致看到的情况,夏鸿一下就看出了蔡丘弊病所在。

    别的暂且不论,御寒级当人力车夫,这放在九镇地界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

    那个梦雅小主乘坐的厢车,居然足足配了30名御寒级力夫,哪怕这30人全都是普通御寒级,那也是极其恐怖的人力浪费了。

    长青谷一百多万人,能入民籍以上的正常人,竟只有六千不到;从那胡氏兄弟说的情况来看,剩下的御寒级,不是贱籍就是奴籍,再要不就是无籍人士,根本就不在蔡丘的统计范围之内。

    “只有入了籍的人,才算正式被纳入了蔡丘的管辖体系之内,问题是这六等籍中的最后两等,已经只能勉强算人了。

    民籍可以随意到各处狩猎采集,且一切所得只需上缴三成,余下都归自己所有,或卖或易全凭个人;再往上的军籍更舒服,只需上缴两成;

    而入奴籍的人,不可以单独狩猎采集,必须跟主家一起,所得均归主家所有,不过按正常的潜规则,主家一般会分出三成;

    贱籍更惨,只有在受人雇佣的情况,才可以进行狩猎采集,私自狩猎采集,不被发现就没事,一旦被发现就是重罪,不光物资要尽数缴没,还有牢狱之灾。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选择入贱籍和奴籍,这就证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