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伴随张鲁平把话说完,杨启航眼睛越瞪越大,视线牢牢锁定在徐铭身上。
眼中满是好奇。
相场模型课题正式立项时间虽短,但前期他们航发集团已然和张鲁平接触许久,他作为集团方面代表,对张鲁平可以说颇为熟悉。
但却是首次听到对方,这么夸奖自己的一位学生。
得知相场模型取得如此大突破,主要功劳在眼前这位看上去双十年纪的学生身上,要说不惊讶那是假的。
约摸怔神数秒,才主动开口和徐铭搭话,同样没有吝啬自己的称赞。
“燕大果然是出青年才俊啊!”
“年纪轻轻便在科研上有这种水平,以后国家又要多出一位院士。”
“谢谢杨工对我的期望,不过我也是站在导师的肩膀上获得的这些成绩。”徐铭闻言没有任何迟疑,先是对杨启航的赞赏礼貌表示感谢,又保持谦逊替导师说话。
毕竟他讲的这些的确没毛病。
若非导师近几年潜心研究相场模型理论,成功填补国内在此领域的空白。
他就算能力再强天赋再高,短时间内也难实现突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眼下相场模型的效果,是在导师理论的基础上演化。
杨启航把徐铭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对徐铭的观感顿时又提升很多。
忙摆手接话。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