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商鞅秦孝公以来,秦国这架马车形成的惯性直接车翻了六国。
你想要改变这架马车的原动力,不说你需要换上什么样的引擎才能够改变它。
光是刹车一踩所带来的反作用力,一个不好就能把整架马车给崩上天。
要知道秦国的这架马车可是取得了巨大成功的,车翻六国。
在这样辉煌的胜利面前,你现在跟我们说,这不对,要改。
特么的,就算是真的一条龙在当天子,底下的人都得试一试你的刀剑锋不锋利。
毕竟这一改,改的不只是法度、章程。
改的更是已经到了大家碗里,以及未来会继续到大家碗里的吃食。
另一个原因就是时机。
时机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这一刻的真理,拿到上一刻就是扯淡,拿到下一刻又成了守旧。
秦国才刚刚把六国车翻,整个天下根本没有进行一星半点的捏合,就好像一个精美却布满了裂缝的瓷器。
在这种时候,上502都不管用。
得用铁丝牢牢的从上到下把它给箍住,免得被风一吹,瓷器就变成了漫天飞舞的碎片。
当然,铁丝虽好,到底还是弥合不了里面的裂痕,整个天下到底还是裂的。
既盛不了水,也装不了物,甚至哪怕当个纯观赏用的花瓶都不可能。
一个被铁丝网牢牢绑缚起来,布满裂痕的花瓶。
啧,我承认每个人眼中的美都是不一样的。
但这个花瓶可不只是给你一个人看啊,那是天下人都在看。
是真的天下人都在看。
不说不甘心的六国遗民和六国贵族了,哪怕是老秦人自己都在看。
毕竟数代人的拼搏,血都快特么的把整个关中都浇遍了,就换来这么一个磕碜玩意儿?
天下人都在看,而且越看越失望,越看越离心。
审美,是一种需要内心认同的情感活动,而不是一道必须服从的行政命令。
你可以强迫人们说美,但无法强迫人们从心里觉得它美。
杀人容易诛心难。
但汉初到独尊儒术之前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