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守一城一地,却看不清整个棋盘的脉络。
让他们去统御全局,无异于让一柄绝世宝刀自己去思考该如何赢得整场战争。
刀,只该用来挥砍,思考,是执刀人的事。
谁能来做这个执刀人?
这几个月力,一个名字总会带着万千复杂的情绪跃入了朱由检的脑海。
袁崇焕。
这也是近几个月不少朝臣举荐的人选。
原本的历史长河中,当崇祯的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百官问及辽东之事时,回应他的是死一般的寂静,满堂公卿平日里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但那一刻却尽皆垂首噤若寒蝉。
兵部堂上,更是无一人敢出列请缨!
整个大明,仿佛都找不到一个敢于直面关外铁骑的脊梁。
实际上,这个名字在原本的历史中,几乎承载了崇祯初登基时所有的希望。
宁远城头那一声炮响,仿佛为摇摇欲坠的大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还有那句石破天惊的“五年平辽”,在这满朝懦夫的衬托下,何等的壮志凌云,何等的意气风发!
若还是原本那个十七岁的少年天子,面对这般局面,怕是早已将他视为最后的救命稻草,恨不得立刻将尚方宝剑捧到面前,将这风雨飘摇的国运尽数托付。
但他不是。
“五年平辽……”朱由检低声咀嚼着这四个字,缓缓摇头,眼神中带着复杂与惋惜。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