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后世知识(2 / 3)

司马迁和张衡,都担任过这个官职。

尤其是张衡,提出了浑天说,对于月食已经做出了较为准确的分析。

谢道韫之所以觉得不合适,是因为天文学主要是为天子服务,除了制定历法外,最主要的工作是观察星象,进行占卜。

根据星象来预测吉凶,这个事就很微妙了。

“你误会了,我那只是举例,”王凝之笑着摇摇头头,“说实际一点,你知道我改良过抛石机,改进过造纸术,还推行雕版印刷,我想让小奴做的,就类似这些。”

谢道韫没好气道:“你说的这些,和日月星辰有什么关系,难怪我理解错了。”

“我这不是看着月亮顺嘴说的,”王凝之解释道:“世间的万事万物,皆有规律可循,我希望小奴研究的,便是这门学问。”

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但往往被传统思想局限住。

以张衡的浑天说为例,他认为天是一个球,日月五星在天球上运行,这比天圆地方的盖天说要先进很多。

但孔子有云,“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如果天地都是圆的,何来上下尊卑?那不就乱套了。

所以哪怕浑天说已经得到了星象观测的证实,盖天说仍大行其道。

王凝之推行儒学不假,但他并不是照单全收,比如孔圣人的这句话,错的就是错的。

但严格来说,错的并不是孔子,在他那个时代,觉得天圆地方不奇怪,错的是那些儒学门徒,明明知道孔子不对,却硬要将他推上神台,为他的每一句话辩解。

谢道韫大概明白了,苦笑道:“听起来不比阿奴容易。”

“人力有穷尽,”王凝之笑道:“不管是阿奴还是小奴,我都希望他们能和我一样,在这世上留下点什么,一条制度、一道政令也好,一项发明、一个理论也罢,他们种下一颗的种子,终有一天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谢道韫叹了口气,“自己折腾就算了,连两个孩子都不放过。”

王凝之看向空中的那轮弯月,“来这世上走一遭,总得让这世界变得更好,哪怕就那么一点点,才算不枉此生。”

他想将打下的江山交给长子王殊,将脑中来自后世的知识留给次子王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