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人当面道破小心思,桓罴有些难堪,对桓冲交给自己的这趟差使很是不满,没有立刻回话。
王凝之笑道:“都护不必介怀,大家都是为了收复失地而来,谁领军不都一样。”
桓罴点点头,只得答应下来。
王凝之当即喊来刘袭,让他领一万人,听从桓罴的调遣,一起去攻打蒲阪。
刘袭拱手称是,“两日后备齐,前往湖县听令。”
桓罴不知该高兴,还是不高兴,勉强应承了两句,便以军务在身为由,告辞离开了。
刘袭送他离开,回来说道:“桓家真是不知所谓,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算计这些。”
王凝之笑道:“这也不能全怪桓幼子,桓家这次失去桓朗子不说,还一口气没了江州和豫州,只剩荆州一州之地,他可不得紧张一些。”
刘袭摇摇头,“不痛快,他要么不派兵,派了就听指挥,如此扭捏,两头不落好。”
“好了,别在意这些,”王凝之吩咐道:“你们加起来有四万人,攻城不是问题,但注意提防对方的援军,派斥候前往北边的龙门和东边的解县打探,小心被偷袭。”
刘袭答应道:“王公放心,我会将战船停在蒲津渡和风陵渡,随时可以接应。”
王凝之见他行事周全,十分满意,让他下去准备。
两日后,王凝之和刘袭一起,率军前往湖县。
桓罴已将最新的情报差人送回南郡,但还没收到回复,只得放下心事,带着三万荆州军和刘袭的一万人渡河,前往风陵渡,然后走陆路进攻蒲阪。
王凝之则带着一万人留守湖县,盯防潼关方向。
闻喜这边,邓羌和吕光刚刚包围了整座城池,准备一边攻打,一边等着晋军的援军前来。
可行动才进行了几日,闻喜城纹丝不动,后方就传来晋军攻打蒲阪的消息。
邓羌看向吕光,看看他还有何话说。
吕光不愿放弃,因为撤军就意味着被晋人牵着鼻子走。
“现在就是比拼耐心的时候,蒲阪危险,闻喜也是一样,谁退谁就输了。”
邓羌无所谓道:“可以先听你的,不过这事得报给长安,最好是能增兵,那就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