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的儿歌时,他毫不犹豫地向系统下达了指令:“小爱,打开儿歌曲库,我要选歌!”
系统迅做出回应:“收到,星文哥哥已经为你打开了曲库。”
李星文的意识如同被吸入了一个音乐的海洋,他沉浸在系统的曲库中,一接一地浏览着那些耳熟能详的儿歌。
曲库里的儿歌琳琅满目,有《小毛驴》那欢快的节奏,仿佛能让人看到小毛驴在山间奔跑的身影;有《小燕子》那悠扬的旋律,让人想起春天里小燕子在屋檐下筑巢的情景;还有《小白兔》那可爱的歌词,让人不禁想象小白兔在草丛中蹦蹦跳跳的模样……
然而,这些歌曲对于孤儿院的弟弟妹妹们来说,似乎并不太合适。
毕竟,那里的小朋友们年龄偏大,最小的已经八岁了,而最大的则有十四岁。
这些传统的儿歌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显得有些幼稚。
李星文并没有灰心,他继续在曲库中寻觅着。
终于,他找到了一《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非常适合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们。
他毫不犹豫地将这歌曲兑换了出来。
接着,李星文又在曲库中搜索了一会儿,找到了另外两适合的歌曲——《虫儿飞》和《大王叫我来巡山》。
这两歌风格各异,但都具有一定的趣味。
目前,李星文已经找到了三合适的歌曲,暂时足够孤儿院的弟弟妹妹们学习了。
他感到非常满意,于是将这三歌的歌名和歌词全部记录了下来,准备找个时间再去一趟孤儿院,把这些歌曲当作礼物送给他们。
“对了,伴奏!”
李星文心中突然闪过这个念头,他意识到如果要教弟弟妹妹唱歌,那么这三歌曲的伴奏必须要先录制好才行。
只有这样,到时候他才能更方便地指导他们如何演唱。
李星文看了看手表,现时间已经不早了。
他回想起自己挑选歌曲以及将它们写下来的过程,不知不觉间,竟然快要下班了。
时间紧迫,根本来不及录制伴奏了,看来只能等到明天再继续了。
第二天,也就是7月2o日,李星文一大早就来到了公司。
他迫不及待地直奔录音室,因为他希望能够尽快完成伴奏的制作,这样他就能去孤儿院看望弟弟妹妹们了。
李星文对录音室的环境非常熟悉,他轻车熟路地协调好了一间录音室,然后便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伴奏的制作中。
在录音室内,李星文忙碌地穿梭着。
他一会儿专注于谱写旋律,一会儿又忙着将各种乐器的声音进行合成。
接着,他会将这些声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再仔细地优化一下,去掉那些多余的音节。
就这样,一歌的伴奏在他的精心雕琢下逐渐成形。
整个上午,李星文都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高效地完成了两歌曲的伴奏制作。
下午,他稍作休息后,又马不停蹄地继续工作,终于在傍晚时分,成功地完成了最后一歌曲的伴奏。
听着新鲜完成的三伴奏,李星文不由得跟着哼唱起来: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大王叫我来巡山抓个和尚做晚餐……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一唤起了他的童年记忆,他希望孤儿院的那些弟弟妹妹们可以好好的生活,拥抱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