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登山杖的协助,李星文感觉自己的手部也可以挥一部分力量了。
他将登山杖握在手中,调整好角度和高度,然后继续向上攀登。
果然,这根登山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他的脚步瞬间变得轻松了一些,度也比之前快了几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星文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行进着。
他的步伐越来越稳健,呼吸也越来越平稳。
65oo、7ooo、75oo……他默默地数着自己走过的台阶,感受着自己离山顶越来越近。
终于,在3:17分这个时间点,李星文成功地登上了玉皇顶。
站在山顶上,他俯瞰着下方的壮丽景色,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喜悦和满足感。
他为自己能够坚持下来并到达山顶而感到无比自豪,同时也对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充满了成就感。
稍作休息后,李星文才有时间仔细打量周围的环境。
他现这里是一个巨大的观景平台,周围有一些游客正在休息或者欣赏四周的美景。
这里的视野非常开阔,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峦、云海和日出的方向。
站在山顶,极目远眺,视野极为开阔。
云海翻腾,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一般,连绵起伏的群山尽收眼底,这种壮观的景象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渺小。
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日常生活的压力,周围一片宁静,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微风拂面,带来阵阵清新的空气,让人的心灵得到极大的放松,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在了山脚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星文静静地站在泰山山顶,凝视着四周的景色,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他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当他念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时,声音不自觉地高亢起来,仿佛要将心中的豪情壮志都抒出来。
旁边的一位老者听到他的朗诵,不禁拍手称赞道:“好诗,好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李星文有些惊讶地看向老者,没想到自己只是有感而,念了前世的一诗,竟然会引起旁人的注意。
老者微笑着看着他,问道:“请问小友,这诗出自哪里?我怎么没有听说过呢?”
“这位老先生,这诗确实是我所作。”
这一世没有《望岳》,李星文只能说是自己创作的。
老者闻言,脸上露出欣喜之色,笑着回应道:“哈哈,小友真是才华横溢啊!
我叫黎明,是京城大学的一名中文教授,刚才被小友的诗作深深震撼到了。
不知小友是否可以将这诗再念一遍,我想记录下来,以便日后细细品味。”
李星文赶忙谦逊地说道:“黎老您好,您过奖了,叫我李星文就好。”
面对老者的请求,李星文自然是欣然应允,他清了清嗓子,再次将那《望岳》缓缓吟诵出来。
老者专注地聆听着,待李星文念完后,他不禁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着诗中的每一句、每一个字。
过了一会儿,老者睁开眼睛,赞叹道:“星文小友啊,这诗写得真是太好了!
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你登顶泰山后的所见所感,将泰山的雄伟壮观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透露出你胸怀天下的抱负和情怀。”
李星文听了老者的评价,不禁有些尴尬,他原本只是随口吟诵了这诗,并没有像老者所说的那样有如此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不过,他还是礼貌地回应道:“多谢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