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371章:许子泓,果然许了好几家!(1 / 5)

    刘协拿过奏疏一看,乃是一封请求成立大汉商会的策论。

    启奏之人乃是扬州牧许泽。

    其中所言设商会会馆于许都,将官职名定为界首,而界首则自然首推是卫臻,侍郎为糜竺,两人这些年在大汉商道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拿到了很大的隐性权力。

    实际上,这一封奏疏便是将商贾的身份大幅度提升,日后的商人、贩夫、走卒,都有机会可以脱离贱籍,至少以平籍走商。

    而商会之中的人,都可以是家族子弟。

    这是一种出身地位的改变,足以颠覆如今士农工商的地位划分。

    除却“士”之外,许泽为其他三界子民都做出了努力,提高了他们的地位和在世间的分量,因此受人尊敬。

    “此言极有道理。”

    刘协看了很久,还是很诚恳的叹了口气,知晓许泽此举的长远好处所在,别的不说,商会能够解决每年三成的税务收成。

    同时控制各地商贾为大汉收治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穷苦百姓。

    日后案比之事也不会再为了少交税收东躲西藏,甚至杀流民而冒名,送空名录以减免人头税,很多私底下的勾当,都能够通过商会来消除。

    许泽在奏疏里给卫臻他们赋予了一个新的名称:商界代表。

    各地的商界代表,会听从于卫糜两家,与其让他们游离在外,不如归附于大汉,赋予汉家之名,朝堂通过任用冀卫、糜两位,再掌控各地的商贾。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