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奥合并和超级大国(1 / 8)

    这也是东非和其他殖民者在殖民方式区别上的重要特征之一,东非更加重视稳定和可控性,为此宁愿多付出殖民成本。

    如果,东非不是一个19世纪后期,才成立的国家,那恩斯特也愿意学习其他殖民国家的方式,但在19世纪末,传统殖民主义俨然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末期。

    当时,殖民主义最后的狂潮不过是一轮回光返照,在进入20世纪后,殖民主义呈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越发明显。

    所以,站在当时恩斯特的角度,东非即便是要继续对外殖民扩张,也必须做出转变,这也成了后来东非一系列有悖于传统殖民模式的总体思路。

    在当时国际社会,即便现在很多国家看来,东非的对外殖民都是十分奇葩的。因为东非在海外扩张中的收益,要远远小于东非在海外扩张的支出。

    不过,恩斯特也压根没有考虑短期内的得失,东非想从殖民地获益,不仅仅放眼最近十几年,几十年,而是一直到21世纪,这样可能一直持续上百年的海外殖民体系的维持。

    只要这套体系,能够坚持到21世纪,东非迟早能收回成本。

    ……

    1935年5月7日,柏林。

    经过前期的铺垫后,今天德国正式拉开了吞并奥匈帝国的大幕。在柏林国会,涌入了德国和奥匈帝国两个国家的议员和政府代表。

    阿道夫意气风发的坐在上位,向在座的所有人说道:“今天对于德国而言,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经过几代德意志人的努力,德意志地区的统一,将在我们手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