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苏联一五计划结算(3 / 8)

到一定程度后,计划性的作用就大打折扣,后续每提升一步,难度都进一步加大,未来苏联也会遇到这种情况。”

    对于这一点,弗里德里希也深有同感,在工业化早期,东非只要堆工业产量,经济上就很容易出成绩,但等东非进入二十年代之后,就必须做出各种经济上的调整,来适应新的发展阶段。

    毕竟市场是有限的,在未完成工业化以前,东非本国市场需求,就可以满足国内快速工业化的需要,等到东非初步完成工业化后,国内市场就已经饱和,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走出去”。

    用更粗暴的话说是“去抢夺世界市场”,而其他国家的市场,东非企业和商品想要进入,就不单纯是经济问题了,更重要的是政治问题。

    就像前世,远东帝国的军工业产品,价格更低,质量更优,但许多国家依旧会选择美国的武器装备,这就是政治问题,而不是市场问题。

    因此,想要打开其他国家的市场,有时就必须采取政治,甚至是军事上的手段。

    东非也是这么做的,近些年来,东非不断加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亦或者采取暴力手段,强行占领海外市场,玻利维亚就是例子。

    世界市场的逻辑就是这样,弱肉强食,哪怕前世远东帝国这种选择“和平互惠”贸易路线的国家,还有许多国家宣称远东帝国对他们进行“剥削”,“掠夺”,就更遑论20世纪东非,美国,英法这些装都不装的帝国主义国家了。

    弗里德里希对于未来苏联经济发展会不会受挫,并不感兴趣,毕竟那是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现在苏联的发展速度,就足够让人感到恐惧和震惊了。

    他拿出苏联的《真理报》说道:“过去五年时间,苏联的生铁产量增加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