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两大战略后方(4 / 8)

东非求助,举起抗日旗帜,那恩斯特极大概率可能对他进行支持,可惜,他既没有父亲的眼光和才智,也没有魄力。

    而也正是因为此人的做法,恩斯特才更加坚定了东非在远东势力的收缩。

    在恩斯特看来,如今东北几乎已经成为日本的囊中之物,而远东帝国沿海也不安全,所以,东非在远东的投入也应该转变方向。

    恩斯特对儿子说道:“现在,帝国在远东帝国的发展,应该重点放在两个地区,其一是关中平原,其二是川渝盆地,这也是远东帝国核心腹地。”

    “我们在远东帝国的企业,应该优先投资这两个区域,这次徐州等地,刚好受灾严重,尤其是淮北的煤炭,铁厂,可以适当转移到西北地方,尤其是西安和神木等地。”

    “南方的部分企业,也可以加快对川渝地区的投资,以山城和成都为核心。”

    东非在淮海投资有煤矿和铁厂,这次,因为远东帝国大水,这些地方基本受灾严重,这也方便了这些工厂和工人的西迁,只要等陇海铁路恢复,就不难办到。

    当然,对于这些问题,弗里德里希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父亲,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他们可不属于金陵政府实际辖区,我们这么做,是否会引起金陵政府的不快?”

    在1931年,关中平原和川渝地区实际上依旧被军阀势力控制,尤其是后者,军阀可谓多如牛毛,对金陵政府基本也处于听调不听宣的状态。

    恩斯特对此丝毫不关心,他说道:“我们东非可是帝国主义国家,难道还在乎英法扶持起来的金陵政府,而且这次对这两地的投资和产业转移,本身就是商业行为,金陵政府没理由也没实力管到我们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