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七五编定(3 / 7)

 就拿教育来说,苏联推行了全民扫盲和义务教育,到1928年,苏联全民识字率已经超过百分之五十,城市居民识字率更是超过百分之七十,技术学校在校人数高达十五万之多,培养了大量工程师,技工和农艺师,同时苏联女性大学生数量占比提高到接近百分之三十水平,这显示是帝俄时代难以实现的伟大成绩。

    而且,义务教育是十分烧钱的,这一点东非政府深有体会,曾经东非政府的对教育资金投入,甚至占到国家财政的首位,超过军费等开支。

    更别说,苏联还要兼顾其他领域的建设和资金投入,比如战后基础设施重建,工厂复工,城市建设等等。

    而这些领域的建设,也为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打下来基础,别的不说,想要开展工业计划,必然要有大量合格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如果没有苏联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入和建设,就算把技术和机器放在他们面前,也不可能有结果。

    因此,苏联的第一个工业计划,能够顺利实施,本身是此前苏联自身努力的结果,他们已经为工业计划实施打好了地基。

    而这个地基和帝俄的关系并不大,虽然帝俄时代的工业,放在世界上也不弱,但是这个充斥大量文盲的国家,根本不可能像苏联这样进行全国性的大规模工业计划。

    这一点,东非的发展也可以印证,东非这个政权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出现,但是为什么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实施工业计划,很大程度上,就是此前东非教育事业还没有爆发,缺乏人才和工人,导致没有大规模工业化的条件。

    罗尔森议员说道:“今年,欧美的经济危机只会越发严重,因为资本是盲目的,同时又缺乏对他们强有力的约束,如今,这场源自于欧美的经济危机,甚至要拖着全世界一起落水,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毕竟东非本身是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