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1928年经济奇观(2 / 7)

界正处于严重危机,加上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的历史纠缠,所以学习苏联这个“老对手”也不算稀奇事。

    而凯末尔他本人,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他推崇在经济领域推行国家主义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但是,前世凯末尔推行的经济政策,并没有形成体系化,系统化,比较零散。

    现在,凯末尔刚刚上台,就着手准备奥斯曼帝国的“五年计划”,很显然只有东非这一个范例,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还没有实施,无从借鉴。

    东非对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力是比较深刻的,尤其是在本世纪,两国交流,贸易,合作越发频繁,所以,凯末尔政府借鉴东非经济发展模式也就并不例外了。

    当然,更准确的说,东非的发展印证了凯末尔自己的经济发展理念,尤其是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作用这一点。

    在伊斯坦布尔政府。

    凯末尔向自己的心腹们阐述了自己的经济政策和理念。

    “迁都之后,帝国的经济改革也将立马执行,在农业领域,我们将废除奥斯曼帝国原本的封建土地制度,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引入先进农业技术,同时建立一批大型国营农场和合作社,做为农业改革的示范。”

    “在土地分配这个问题上,我知道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做法,但是我们不得不做,因为如果我们不主动去做这些事,那奥斯曼帝国的未来不会发生改变。”

    “自近现代以来,帝国的领土一直都在被帝国主义国家蚕食,所以,如果我们不推动社会的进步,那未来奥斯曼帝国依旧只能是帝国主义餐盘上的待宰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