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等国家的各种艺术品,现在只要三十莱茵盾,就可以随意挑选两件带走,我们只收现金,且不要卢布。”一名苏联的导购向着东非文物商人舍赫曼热情的介绍道。
舍赫曼看着眼前的犹如菜市场上杂物一样,随意摆放堆积的各种器具,书画,双眼犹如黑夜里的饿狼,放射着贪婪的光芒。
不过,他还是故意装作严肃的讨价还价道:“价格还是虚高了,远东的文物,在国际市场上向来价值不高。”
“你们居然敢把他们按照件数来卖,在我看来,这些东西按斤称才符合市场的行情,毕竟,这些东西的存世量和获取难度都算不上太大。”
听到舍赫曼的话,苏联导购彼得罗夫眉头一皱说道:“舍赫曼先生,你不要认为我们苏联人没有什么见识,据我个人了解的情况,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文物,既然它称得上艺术品,就应该得到重视。”
“十五莱茵盾一件,已经是一个相当便宜的价格,要知道在过去,沙俄的贵族和有钱人们,可是把这些东西视为珍宝收藏起来。”
舍赫曼摇摇头反驳道:“彼得罗夫先生,你这其实是混淆概念,如果你去过远东的话,就可以明白我之前所言非虚。”
“在远东,我单单是用十五莱茵盾就能从那里换取十几件文物商品,毕竟你也知道,远东从古代就一直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而这也就意味着,即便在古代,他们也拥有十分庞大的消费市场,在古罗马时代,被西方人视若珍宝的瓷器,在远东也仅仅是普通人日常使用的器具。”
“而远东各国的文明都比较久远,尤其是远东帝国,在古代,他们的人口长期维持在数千万规模以上。”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