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萨丁迪达平原(5 / 7)

而图尔卡纳省的萨丁迪达平原,他没有向外的河流,如果在当地建设工业,最终污染的还是东非自己的土地,而且因为地势的原因,这些污染会高度汇集。

    最典型的就是图尔卡纳湖,它的上游也就是奥莫河,就是一条内流河,奥莫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部,进入萨丁迪达平原后,最终注入图尔卡纳湖,而不是海洋。

    所以,理论上来说,可以将图尔卡纳湖看做东非的“罗布泊”,奥莫河则可以视作“塔里木河”。

    只不过,萨丁迪达平原不是塔里木盆地,它的东面连接着平均海拔更低的贝纳迪尔平原,但是因为沙漠和干旱的气候,即便地形不受阻碍,也没有发育出注入印度洋的天然河道。

    这一点有些类似,东非尼罗河行省境内,尼罗河盆地和埃及苏丹地区的交汇地带,本来尼罗河上游的水量是不错的,但是这些河水,很大一部分在东非境内被蒸发掉,还有很大一部分会被沙漠吞噬,补充地下水。

    而这也是为什么发源于阿比西尼亚帝国的青尼罗河对于埃及如此重要的原因。

    而奥莫河显然水量,以及下游的低洼地形和干旱炎热的气候不足以支撑其发育成为一条大型河流并且最终注入印度洋。

    而东非的萨丁迪达平原引水工程,显然也会在中途有所损耗,不过,这些引水工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农牧业,在它的末端,基本上不会有水量剩余,形成类似图尔卡纳湖一样的内流湖。

    当然,东非政府的用意不止于此,这些引水工程除了经济利益以外,还肩负着改造区域生态的作用。

    而这项工程最大的受害者其实还是埃及,因为萨丁迪达平原引水工程中很大一部分水源来自东非高原的大湖区,而大湖区的下游是尼罗河,东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