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地下组织(2 / 8)

队。

    同时,一战时期两大阵营积累的战争物资和库存,也大量向东欧地区输出,而作为回应,俄国工党也动员和组织了三十多万军队抵达俄国边境,随时警惕帝国主义的反攻倒算。

    但是,边境部署兵力并非俄国工党的主要计划,在俄国频繁军事调动的背后,俄国工党组织大量精兵强将潜入乌克兰地区。

    西切斯拉夫市。

    该市位于如今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东部,在沙俄时代被称为叶卡捷琳诺斯拉夫。

    前世,这座城市还有两个名字,1926年,苏联将叶卡捷琳诺斯拉夫改名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政府于2016年将其改名为第聂伯罗。

    而西切斯拉夫这个名称是由德奥两国扶持起来的傀儡政府,也就是如今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的,根据官方的说法,是为了恢复该地区的哥萨克历史,对应扎波罗热哥萨克。

    当然,俄国工党显然也有自己的说法,依旧称该市为叶卡捷琳诺斯拉夫。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切斯拉夫,或者说叶卡捷琳诺斯拉夫毫无疑问是一座大城市。

    上个世纪的1884年,第一座跨第聂伯河大桥建成后,西切斯拉夫就走上了高速发展阶段,之后该市第一座火车站建成,并且连接顿巴斯的煤矿和克里夫巴斯的铁矿。

    沙皇俄国的部署了大量冶金工业在当地,而随着经济发展,彼时还叫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的西切斯拉夫出现了许多公共、教育和文化机构。

    而西切斯拉夫也就成为了乌克兰重要的区域中心之一,在20世纪初,西切斯拉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