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政治互信(3 / 4)

麦哲伦海峡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就和挪威一样,多峡湾地貌,这使得麦哲伦海峡多岔路,这很容易对船只通行造成干扰。

    雷尼接着说道:“除了这些基础设施上的加强以外,我们两国应该建设合理的引航制度,通过培养经验丰富和熟悉当地地理,气候的引水员,来规避一些人为失误,从而避免灾难的发生。”

    前世智利政府为了保障麦哲伦海峡的船只安全,就设置了严格的引航制度,尤其是外国船只,必须雇佣当地的引水员,才被允许渡过麦哲伦海峡,这也充分说明了麦哲伦海峡航线的风险。

    如今,东非政府的这些提议,显然都是做过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就是为了保障本国船只的安全,同时为扩大东非和美洲西海岸的贸易做准备。

    虽然,智利政府目前因为主权和领土安全的考虑,暂时不会允许东非海军进入麦哲伦海峡。

    但是,通过两国经济合作的幌子,进而获得麦哲伦海峡的水文和地理数据,为东非本国船只,以及海军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撑是很有必要的。

    麦哲伦海峡,足以支撑大型船舶的通行,借道智利,实现东非海军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可以大大节约成本的同时,缩短东非本土抵达太平洋的时间。

    这样一来,东非前往阿拉斯加和南太平洋等殖民地就不需要先走印度洋,最后转南洋再进入太平洋。

    从这个角度来说,东非重视麦哲伦海峡也和巴拿马运河息息相关,巴拿马运河虽然便利和安全,但是掌握在美国人手中,而任何国家,尤其是大国都不会轻易的把自己的安全置于其他国家的承诺和良心之下。

    而这也是智利为什么能同东非合作的一个主要原因,相对于美国,东非和智利毕竟隔着一个阿根廷,而且麦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