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铁路强国(3 / 9)

; 而造成过去二十多年,东非铁路建设速度几乎接近美国两倍的原因,还是在于东非对奴隶经济的极限应用,铁路建设的难度主要在三个层面,分别是劳动力,技术和土地。

    后两者对东非影响不大,技术上东非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积累了了铁路建设经验,并且配套的人才培养机制也比较完善,而土地,东非土地国有制下征地工作十分便利,加上东非殖民国家红利,这使得土地问题反而最容易解决。

    而反映在其他国家,土地就是老大难的问题了,就比如前世的印度,就深受土地私有制困扰,严重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解决了技术和土地上的难题,东非铁路建设也就只有材料和劳动力两方面的限制,而等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东非已经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加上地大物博,铁路建设的材料也就并不缺乏。

    而最后一个劳动力,才是推动东非铁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取得惊人成就的根本原因。

    这个时间段,东非铁路建设主打一个大力出奇迹,不管高山险峰,还是河流池泽,亦或者沙漠雨林,在东非政府和铁道部门中,困难有多大,并不取决于地理上的限制,而在于投入多少“人命”。

    残酷的说,支撑东非发达铁路网建设起来的不是铁轨,枕木和砾石,而是黑人的血肉和森森白骨。

    从东非的草原,到沙漠,再到雨林,每一段铁路下面几乎都埋着数不清的黑奴亡魂。

    19世纪的铁路,采矿,挖河都是高危职业,平均寿命普遍低于四十岁,即便当时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也改变不了这个现状,各国铁路工人的罢工,反抗运动屡禁不止。

    而充当东非铁路劳工主力的黑奴,其生活境遇只会更加凄惨,其他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