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之所以能获得成功,精髓全在一个“抢”字。
通过抢劫非洲的土著,从而获得他们的土地,水源,矿产等一切可以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供生存环境的资源。
而英国就不能复制这种模式,其实英国人也有这么干的条件,毕竟这个时代印度牛马的生活状态也没比远东帝国移民强到哪去。
但是恩斯特敢推行德华一体化,将远东移民视为自己人,进行通婚和同化,而英国人显然不能接受把印度人视为自己人。
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当然,英国人既然看不上印度人,他们也可以移民本国公民,进行腾笼换鸟,但是英国的底层牛马们早就和工业化初期大不相同了。
发展到今天,即便英国最底层的民众,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不会低到哪去,更何况即便在本土生存不下去,他们也有的是选择,比如移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地区,自然没有人愿意跑到索马里兰来吃苦受罪。
所以英国政府只能通过武力征服索马里兰,但是无法在当地建立稳固的统治。
而这也受到了索马里兰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影响,索马里兰是阿拉伯教传统势力区域,所以索马里兰的阿拉伯教势力不乏对英国这种侵略者奋起抵抗的勇气。
文明程度高也就代表着见识广,组织程度高,在封建时代,阿拉伯文明再怎么说和欧洲也算旗鼓相当的对手,如今欧洲也就比他们领先了一步,但是不至于让他们直接缴旗投降。
所以英属索马里兰虽然名义上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但是他们的影响力仅仅涉足于沿海地带。
甚至,现在英国人不仅拿哈桑等抵抗势力毫无办法,还要忍受他们对英国控制区域的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