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奥匈战场(3 / 4)

布里尔说了几句后,库茵曼开始对其他人进行问话,而最终结果很是让库茵曼感觉满意。

    他对众人说道:“战场是最好的老师,它尤其能打破我们的固有认知,毕竟为了战争胜利,敌我双方都会不择手段,而任何技术和其他因素的变动,都有可能对战场造成重大影响。”

    “所以这次你们要好好学习和总结两大军事集团的各种经验和数据,回国前,将对战争的感悟都一一记录下来,这就是火种,国防军未来的火种,照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道路。”

    库茵曼话音刚落,一枚炮弹再一次在距离众人不远的地方坠落,地堡里再次激起一阵烟尘,不过这次所有人都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在脑海里回忆刚才讨论的内容。

    ……

    西线战场如火如荼,而东线战场就没有那么大的阵仗了,对于德国而言,东线是次要战场,而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工业能力又比较有限。

    所以在东线战场上,反而显得比较平淡,尤其是奥匈帝国和沙俄前线,感觉除了人数多一些以外,并不比二十多年前的南非战争要高明多少。

    甚至东非的军事观察人员认为,这场战争中,俄奥双方的表现,还不如当年南非战争中英国和葡萄牙的表现,虽然当年英葡联军最终惜败,但是表现出来的战争情绪丝毫不逊色于东非。

    毕竟南非战争在东非被宣传成为“保家卫国”的伟大战争,但在英国和葡萄牙眼里完全不是这回事,毕竟战争的结果可是葡萄牙失去安哥拉和莫桑比克,而英国则失去奥兰治河以北。

    这倒不是对东非的污蔑,毕竟南非战争虽然是两国挑动的,但是在此前东非可是做了不少准备,比如陈兵在葡萄牙殖民地和布尔共和国边境,时刻透露出一股要吞并整个南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