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消耗(3 / 4)

    “同时其他规模较小的河流和湖泊也将牵扯其中,从而实现一个覆盖我国全国面积大约百分之四十内河航运网络,基本覆盖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这三个主要地区的世界级大型水运网络。”

    东非本土的百分之四十,差不多就是五百多万平方公里,而这个水运网络基本可以联通东非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货物运输。

    “全国运河计划如果实现,我国货运成本将显著降低,大大缩减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尤其是对我国内陆地区而言尤为重要。”

    全国运河计划的最重要受益者,明显就是以莱茵市为核心的中部区域,对中部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对于铁路来说,这计划虽然因为现实因素限制,无法达到铁路那样的重要地位,但也是对现有交通网络的重要补充。”

    虽然水运在运输成本上相对于铁路有着巨大优势,但是东非全国运河计划就算实现,也不可能推翻东非铁路的战略性地位。

    毕竟运河修建的灵活性远不如铁路,这样东非即便运河建设完成,内陆水运网也会是四分五裂的状态。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东非河流的条件不太行,尤其是干流河道,就比如对东非经济最重要的赞比西河,如果不建设大量船闸,根本不可能全线贯通,而当前东非也根本没有那个技术能力在赞比西河上建设这种规模的船闸。

    干流河道无法利用,而支流的水量和深度又不足以支撑更大规模的船体,这就决定了东非水运上的上限。

    所以相对于铁路而言,东非水运基本不可能取代其地位,当然,就算这样水运也会对原本的铁路系统形成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