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毅力号战列舰(3 / 4)

nbsp; 而本时空,意大利只剩下半个,自然无力参与海军竞赛,也无法和前世一样对奥匈帝国造成威胁,这对于奥匈帝国显然是好消息。

    但是没有了意大利这个威胁,反而使得奥匈帝国海军发展受到了匈牙利方面更强的压制,所以奥匈帝国海军自然难以发展起来,和之前的东非海军一样坐冷板凳。

    至于地中海的英,法海军,本来就两国就属于海军强国,奥匈帝国面对这种竞争对手完全没有任何“信心”,如果是意大利这种势均力敌的对手,或许奥匈帝国海军还不至于如此颓废。

    这也很好理解,意大利统一后绝对是奥匈帝国的敌人,而英,法在历史上和奥匈帝国的关系说句“狼狈为奸”也不为过,虽然也有竞争,但合作也不少,而且距离远的原因,奥匈帝国和两国关系也不像德国那样僵硬。

    布鲁斯:“奥匈帝国是欧洲重要的力量主导者之一,贵国海军在发展上确实有些跟不上现在海军竞赛的进度。”

    在九十年代,东非海军看似和奥匈帝国海军一样,坐着冷板凳,实际上两国海军发展的内核完全不一样。

    东非只是明面上海军不再大规模扩张,但是却大力支持本国船舶制造业和军工造船业发展,而东非海军规模扩张上进度缓慢,但是海军舰艇却顺利完成了替换,所以东非海军一直都处在发展之中,而奥匈帝国海军才是真正的停滞不前。

    尤其是造船业领域,东非在九十年代对本国造船业进行“国产化”整合,这使得东非船舶制造业国产化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一样,军工造船业更是实现完全国产化。

    反观奥匈帝国的军工造船业,虽然奥匈帝国也有能力制造前无畏舰,但是很多关键装备都需要从英国或者等国等国家进口,如果是和平时期自然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