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草原”大迁徙(3 / 4)

  “而且这次移民活动,和十几年前相比,就简单的多,现在铁路和公路比以前发达的多,去全国各地也用不了太长时间,时间再往前推十年,那时候移民才是真正的苦差事,我想不必多说,村里的很多老人也能回忆起来以前东非的艰苦岁月。”

    安德烈的话确实引起了一部分老移民的回忆,只不过往前溯源,在亚欧大陆的时候只会更苦。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最终凯格尔村第一批外迁人数达到了一百多人,后面可能还有二期,三期……直到满足东非政府的需要。

    而西大湖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东非是极其恐怖的,所以这次移民活动对当地经济发展算不上伤筋动骨。

    甚至可以说减轻了人口压力,毕竟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西大湖省的农业资源就那么多,人口增长速度却不慢,如果不是一直人口流失,且没有工业支撑的情况下,人均资源只会越来越少,从而进入贫困模式,如果人口一直无序增长,且产业结构变化不大,那印度和东亚诸国就有可能是现在西大湖省的未来。

    所以对于人口流失,西大湖省政府反而是支持的,虽然西大湖省本身农业潜力尚未得到全面开发。

    随着人口迁徙,和工程建设,大量人口通过东非的铁路,公路源源不断的向着全国各地输送,很多家庭挥泪告别,同样的场景在东部各地区不断上演。

    中部地区稍微好一点,作为仅次于东部人口的地区,但中部远不能和东部相比,所以不是这次移民的主力,不过由于落后产能转移的原因,中部地区的工业人口向其他转移要大于东部。

    根据后世东非人统计,从1894年到1900年,东非往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地,至少移民了八百多万人,彻底改变了东非全国的人口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