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朱坝镇(3 / 4)

    只有东非移民才能用上铁器工作,铁器供应目前优先保证东非南方的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地区,所以就只能先苦一苦南苏丹的尼格们了。

    安德烈:“要赶在雨季来临之前,再新开辟七百亩土地,不然等雨下来的时候就不好办了,所以接下来一个月,还是要加班加点完成工程。”

    就在安德烈规划着朱坝镇接下来的工作任务的时候,一个连续在三十多度烈日下工作了五小时的黑人突然两眼一黑,倒在了田地里。

    东非士兵上前查看了一番,还有呼吸,估计是中暑了,然后拖到一边的水坑里给他降温,对于这样的情景,东非士兵早就见怪不怪。

    丰富的降雨和大湖(维多利亚湖)来水造就白尼罗河上游地区的大片的湿地沼泽和森林。

    很明显,南苏丹这样的气候环境加上充足的水源最适合水稻种植,满足了水稻种植的全部条件。

    当然,前提是将土地开发出来,而这一步也是最困难的,如果南苏丹放在东亚,也许早就被开发出来了。

    但是这里是非洲,千百年来当地的土著都没有发展出农耕文明,反而是隔壁撒哈拉沙漠里的苏丹和埃及,以及高原上的阿比西尼亚人点出了农耕的科技树。

    而南苏丹的农业条件,放在这些地方里,很明显是最优良的,但是当地人却只会游牧,白白浪费了水热和土地资源。

    尤其是前世南苏丹的水果,蔬菜都需要进口,这简直就是非洲国家里的耻辱,粮食作物种植效率不行就算了,水果和蔬菜都需要进口,简直就是骇人听闻。

    现在南苏丹的森林里都长着野生的各种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