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此时向突尼斯借款最多的国家就是法国,确切地说是法兰西第二帝国。
在奥地利帝国主导的新维也纳体系之下法国被限制的死死的,哪怕是到了美洲和非洲也只能和英国、奥地利这样的强国硬拼。
而半个地球之外的亚洲对于此时的法国来说实在太过勉强,拿破仑三世很容易就将目标转向了隔海相望的突尼斯。
一方面由于奥马尔公爵领的存在,突尼斯始终受到来自邻居的威胁,法兰西第二帝国也视其为叛军,共同的敌人让双方有了合作的基础。
另一方面法国的资本也希望对外扩张,没有任何背景的突尼斯自然就成了一个极佳的输出对象,毕竟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拿破仑三世个人很吃“崇拜拿破仑”这一套,埃哈迈德声称自己崇拜拿破仑,向往法国的文明世界。
这让路易·拿破仑感到很自豪,埃哈迈德也就理所应当地收获了更多善意。
然而在奥地利和英国达成协议之后,突尼斯会被迅速瓜分,英奥两国的债务自然会被各自建立的保护国承担,但法国的债务也就成了皮球了。
不会有人想要主动承担债务的,除非法国人拿出足够的筹码,又或者付出足够的代价。
最可怕的是路易·拿破仑即便发现他也无力阻止,法国帮助突尼斯平叛的代价并不低,还不一定能成功。
万一奥地利帝国是在借此机会钓鱼,那么法国的损失还会更大。
弗兰茨的计划一旦成型,法国就只能吃了这个闷亏。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