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上兵伐谋(2 / 5)

,埃哈迈德对此表现的十分坚定。

    但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想要毕其功于一役。

    埃哈迈德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一次机会,一次可以一劳永逸解决内部分裂势力和地方势力的机会。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英法的外交官真的是人才辈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法国外交官居然让埃哈迈德认为英法是站在自己一方的,并支持他的改革。

    有了英法的支持,埃哈迈德自然是无所畏惧。他不觉得那些平民能阻止他的改革,不过埃哈迈德不知道的是反对他的人远远不止那些平民。

    伊斯坦布尔,斯捷潘·赫鲁廖夫的反攻并不顺利,他本以为得到了这么多生力军,还弄来了这么多海军的火炮,一切应该迎刃而解才对。

    然而高地之上的托普卡帕宫依然是那么遥不可及,几番血战下来俄军是损兵折将,可奥斯曼人就是不退。

    其实奥斯曼人也不好受,是肉眼可见的不好受。整个托普卡帕宫几乎沦为废墟,为了防止尸体堆集引发感染尸臭几乎弥漫了整座城市。

    虽然托普卡帕宫的战况惨烈,但每天都有奥斯曼人试图从其他方向进入高地参与防御战。

    不过真正让斯捷潘·赫鲁廖夫最恼火的是奥斯曼人的偷袭,自己身后的那些奥斯曼人根本不敢与俄军决战,但却每次都在他全力进攻托普卡帕宫时偷袭俄军的后路。

    赫鲁廖夫不是来送死的,他根本不可能冒着后路断绝的危险去进攻托普卡帕宫。

    主要是这样做的风险太高了,一旦后路被断,士兵们可能直接会完全失去战斗意志。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