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不期而遇(3 / 5)

齐尔借故托辞;苏丹对大维齐尔不够信任,后者想要保存实力明哲保身。

    虽说有点那么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然而他们的猜测却并不是全错。

    由于通讯手段的缺乏,其实在战斗打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苏丹和身为大维齐尔的奥尔马都不清楚究竟是战争,还是政变。

    毕竟在奥斯曼帝国历史上政变可并不罕见,尤其是在这个多事之秋,奥尔马本身就是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外国人,他自然要更加谨小慎微。

    另一方面穆拉德五世也确实怀疑是大维齐尔在捣鬼,毕竟此时的奥尔马完全有这个实力。

    在这种猜疑链下,原本就低效、臃肿的系统变得更加迟钝与混乱。

    这也是为什么大维齐尔迟迟没有接受命令到托普卡帕宫见穆拉德五世的重要原因,等到他们捋清头绪最佳时机已经错过。

    而且此时又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海陆之争,奥斯曼帝国海军和陆军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彼此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

    如果让陆军支援海军,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指挥权究竟是归陆军,还是海军?

    如果归陆军,那么就等于承认海军的彻底失败,如果归海军,那么陆军又该如何自处呢?是不是意味着无论如何海军都比陆军高贵?

    如果各管各的,没有统一指挥,那局面只会更加混乱,甚至适得其反。

    这种不同军种之间的协调问题在平时都难以解决,在此时的混乱之中只会更加棘手。

    这也是为什么海军和海防营迟迟不肯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