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辉正义的形象登场的战争,英国人为了希腊人解放事业牺牲,他们被称为「Philhellenes」(菲勒尼人),这个词源自希腊语,意为「希腊之友」。
但实际上当时这一词汇并不是单指英国人,也包括法国人、德意志人、西班牙人等一切前来援助希腊的人,但架不住英国政府的宣传攻势,以及拜伦勋爵的赫赫威名。
虽说英国将支援希腊独立战争描绘成了一场路见不平的正义群殴,但其实背后是无数肮脏的交易,以及无法调和的利益矛盾。
比如英国从未想过摧毁奥斯曼帝国的海上力量,纳瓦里诺海战那场光辉的大胜完全是英军指挥官爱德华·科德林顿操作失误的产物。
实际上爱德华·科德林顿接到的任务是在保持地中海海上力量平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削弱俄国人。
然而造化弄人,奥斯曼人残杀使者的行为激怒了联军,在俄国人的带头下一波莽赢了这场海战。
爱德华·科德林顿在之后的日子里备受煎熬,他不得不一再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最终在痛苦中了却残生。
其实波兰人是否独立、是否改教,英国人并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要让俄国人知道大英帝国的利益不容侵犯。
首相德比伯爵则是觉得自己的同僚们蠢透了,明明家里已经火烧眉毛了,为什么还要去管别人家的事儿。
他并不想卷入这场战争,作为首相他的权利很大,通常来说也没人能逼他卷入这场战争。
但很不幸,这个时代有一个很特别的男人,那就是十九世纪大英帝国的「懂王陛下」帕麦斯顿。
阿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