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阿根廷的农场主们正苦于白人数量不足的问题,于是乎向俄国抛出了大额订单。
不过这些农奴最后也没交到阿根廷人手上,因为那些俄国商人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沙皇尼古拉一世,他是一个极其传统的人,并自诩为全俄罗斯农奴的慈父。
慈父又怎么会出卖自己的孩子,当然要将他们留在“家里享福”。于是乎沙皇的宪兵冲进那些商人的家里,将那些企图违抗沙皇意志的人投入了监狱。
其实和很多人想的不同,沙皇没那么喜欢杀人,但是这些被抓的商人要被褪下一层皮是肯定的了。
没有收到农奴的阿根廷人想要讨回自己的定金,沙皇尼古拉一世不但拒绝赔偿,反而将讨债的人扣下准备反讹一笔。
但这种事并不会天天发生,想要扭转经济的颓势,还需要从开源和节流两大方面入手。
由于国外有英国人、奥斯曼人、波斯人、中亚的希瓦汗国、大清帝国、英属加拿大殖民地虎视眈眈。
国内有不满的贵族、激进的改革派、波兰复国者、南俄哥萨克、高加索土著(车臣、格鲁吉亚)、西伯利亚土著和叛乱分子,以及那些“不安分”的犹太人。
其实所谓不安分的犹太人完全都是虚空打靶,比如这次涉及奴隶贸易的商人99%都是纯粹的斯拉夫人,还有一部分有德意志血统,根本就没有犹太人参与。
整个国家到处都需要用钱,尼古拉一世心心念念的南俄铁路和西伯利亚大铁路到现在还没有动工也是拿不出钱来。
此时整个俄国只有两条铁路,一条是1834年农奴出身的工匠叶菲姆.切列巴诺夫和米隆.切列巴诺夫父子在乌拉尔地区的下塔吉尔冶金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