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克虏伯与奥地利的恩怨(3 / 4)

雷德·克虏伯只能灰溜溜地从维也纳离开。

    之后1840年,他又得到了一次与维也纳帝国造币厂合作的机会。帝国造币厂需要一台新式轧钢机,经过双方谈判,价格定为两万弗罗林。

    历史上因为自身糟糕的经济状况,所以拖欠货款这种事哪怕在帝国心脏都时有发生。这一世虽然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是这个奥地利官员们的老毛病并没有根除。

    平心而论,两万弗罗林可能对此时实力蒸蒸日上的奥地利帝国来说不痛不痒,但是对于在焦急等待货款的克虏伯来说却是一笔让他无法接受的损失。

    事情若只是到此为止,可能还不会给阿尔弗雷德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但是幸运女神却突然开了个玩笑;就在维也纳的一位专人准备支付货款的时候,那台轧钢机坏掉了。

    那位恼羞成怒的造币厂官员随即要求克虏伯赔偿损失,甚至还威胁要把他关进监狱里。

    走投无路的阿尔弗雷德的家人们不得不凑钱向奥地利帝国造币厂支付了10万弗罗林,才将其赎了回来。

    一切恢复正常之后,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终于收到了奥地利人迟来的货款,但到手的是2万奥地利预期钞。

    这场交易险些将克虏伯钢铁公司从世间除名,所以从这以后他对奥地利这个国家的恨意是越来越浓了。

    不过这些一连串的意外根本不是弗兰茨策划的,毕竟他还没阴险到要祸害一个合法钢铁商人的地步。

    而且如果要做,弗兰茨会做得更加彻底一点,让其永远都没有翻身的机会。

    “不只是您,还有很多德意志邦联内的教授、军人、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