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暗”之女王(2 / 5)

bsp;  对于送毒贩下矿这个提议,得到了上流人士的广泛认同,毕竟这样显得比较人道。

    只是苦了那些毒贩,有些人只是以为找到了一种可以取巧的门路,有些人则是想像沙逊家族一样做一个大毒枭。

    只不过这些人的毒枭梦还没实现,自己就先被抓进宪兵队,然后在临时法院的判决下被送去了矿山服刑。

    其实,维也纳禁毒行动能进行的如此成功,自然离不开各阶级的广泛支持,但从客观上讲,此时维也纳的毒贩还没形成规模,还没有形成一张复杂的利益关系网。

    皇室和教会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另外鸦片酒的生意也影响到了维也纳本地商人们的一些生意,其中受影响最大的便是酒厂。

    商人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排挤对手的好机会,所以维也纳的毒贩们死得不冤。

    所罗门·罗斯柴尔德在见到鸦片酒生意大势已去的第一时间,便和那些毒贩做了切割。

    毕竟贩卖鸦片的成本非常低,这段时间他不但早就将投资的成本收了回来,甚至还小赚了一笔。

    至于那些毒贩和鸦片酒爱好者,与他又有何干?

    只不过所罗门·罗斯柴尔德的这一番操作,可把维也纳的帮会势力得罪惨了。

    甚至有叫甜酒帮的贩毒团伙悬赏两万弗罗林,要暗杀所罗门·罗斯柴尔德,然而第二天那个甜酒帮的首领就反过来被所罗门悬赏了,第三天就横尸街头。

    这么一看,有人说罗斯柴尔德家族才是欧洲第一大黑帮,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