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出身代王远支,是下面的郡王系后人。
这一代的延恩侯叫做朱仪凤,乾隆四十年(1775)才袭爵,这人一进来,莫子布就很不喜欢。
你他妈一个朱明子孙,还是专门守陵的延恩侯,结果老子把北京城都打下来了,你竟然连辫子都没剪,还穿着一身满清的官服在外面等待召见。
莫子布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一时间也失去了跟他谈话的兴趣,直接命令道:
“旗人本是我大明百姓,老奴也是大明龙虎将军,逆臣篡位居上,哪还有脸敕封延恩侯,你这侯不要做了,朕在昌平赐你皇庄一座,回家过日子去吧。”
朱仪凤大喜,因为满清这一等延恩侯确实没什么地位,就是禄米,也经常被拖欠。
这新皇帝给了他一个田庄,起码有一两千亩的地,自己收租,绝对比等着发禄米要实在,自在的多。
且子孙都解除了守陵的工作,未来也可以出去读书做官了。
处理完了这些事,最后就剩下如何安置旗人了,自从莫子布起兵重拾河山以来,旗人就连续被重创。
在此之前,全国旗人,不包括漠南的少量蒙古八旗,还大约有八十余万人,现在初步统计,已经只有四十万上下了。
其中有大约四万人在陕甘,由满清的西安将军控制,西域大约有两万人左右,关外还有四五万人。
也就是说,短短两年时间旗人就减少了三十多万,当然,这并不能代表这三十多万旗人都死了。
战死和被杀死的,应该就在十万人左右,其余二十几万,都是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