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1年3月,罗斯托夫城外。
十天前的卡拉舍卡夫镇惨败,给沙皇罗斯帝国在黑海北岸,特别是亚速海周边的防御,造成了极大的被动。
此战,本尼格森伯爵率领三万俄军精锐,本来想着是打大虞西路军一个出其不意,直接吃掉这部分先头部队,结果反遭遇重创。
俄军死伤七千多人,军械辎重丢失过半,本尼格森伯爵害怕被围,竟然连罗斯托夫都没去,转头往顿河上游的沃罗涅日跑去了。
大虞西路军也损失了三千多人,不过汉军死伤只有两百多。
其余都是拜火宗的阿塞拜疆人和一部分西土尔扈特人(卡尔梅克人),主力损失不到百分之十,完全不受影响。
阳历3月的罗斯托夫,气温已经从零下缓慢上升到了零上,白天能达到五度左右,对罗斯托夫的进攻可以进行了。
因此在3月20日,西路军主帅桂涵在终于联系上黑海舰队后,立刻率领主力西进。
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此次征俄军三路出击,北路军有乌拉尔河直通里海,入海口还有兴汉城(阿特劳)作为物资囤积点。
中路军就更不用说了,西海城(阿斯特拉罕)作为大虞在最西边永不沦陷的堡垒,只要掌握了伏尔加河水道,就不可能被断后勤补给线。
唯有西路军,全是陆路不说,补给还是从高凉州(高加索)运出来的,后勤压力非常大。
所以在出发前的设计中,就为西路军留了一条保障,那就是在陆路频繁被切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黑海用蒸汽机船运送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