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汪曾祺是要离开的,魏明刚来,他问:“你是来改稿的?”
魏明:“是韦君宜老太太找我。”
“哟,我刚见着她,那你快去吧。”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办公室里,魏明坐在老太太对面。
“小魏啊,今天找你是想聊聊给你出散文集的事。”
这事人民文学早就有想法了,魏明的实力毋庸置疑,但他的流量还在实力之上,每一篇不是独立就是集结出书,但散文集还没出过,这里面有着很大市场,尤其是海外市场。
魏明也早有耳闻,对此并不意外:“那我回头挑挑拣拣吧,我很多散文其实水平一般,不值当的出书。”
这不是谦虚,很多时候魏明写散文是当做日记来写的,就怕将来忘了某一种美食的产地、做法和味道,所以写下来,顺手投给杂志社,也算是维系关系。
一般都是质量偏高的文章给四大名旦和《人民文学》《燕京文学》这些大刊,质量一般的就投给《魔都文学》《钟山》《萌芽》《延河》这些地方杂志或者河北当地的刊物。
“你先别急,我们想着给你出一本以美食为主题的散文,集结出书,等今年法兰克福书展的时候重点推出。”韦君怡老太太道。
去年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图书算是有一次亮眼表现,同时也了解了一下海外市场的需求,他们对中国美食的兴趣很大,恰好魏明擅长这个领域。
“美食啊,也行,我回头挑拣挑拣,等我从扬州回来列个单子出来。”
韦君怡:“然后再琢磨一个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