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坐,最近虽然没有,但也给《收获》投过散文,所以来喝口茶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巴老笑称:“你那些小品文都足够出两本集子了。”
魏明:“作品质量还是有些参差的,等多攒攒,挑点好的出本集子吧。”
“那最近没写点吗?”李小林问。
魏明如实道:“最近写得慢,我在用英文写一个小中篇。”
“嘶~”
李小林到底是年轻,听到这个不淡定了,还是巴老沉稳。
而且巴老也曾留过学,虽然没怎么用过外语写作,但翻译过克鲁泡特金的《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也是可以熟练运用外语的。
“那你是打算全面转向英文创作还是?”他问。
魏明摇摇头:“只是有一些题材,国内的社会环境并不会感兴趣,而我想多赚点外国人的钱,所以想写点在国外有市场,而且自己也有表达欲的东西,我的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本土故事上。”
听到魏明这么说,巴老心里好受了许多,如果魏明这样天赋的年轻人全面转向外语创作,对汉语文学是一种损失。
李晓林想的则是:“那我们《收获》就不能首发这篇了,我们不发外国文学的。”
魏明笑道:“我最近刚写了一篇在日本的美食散文,回头寄给《收获》吧。”
最后还有一些时间,魏明想了想,又去了一趟《故事会》,看望了一下老朋友何成伟,反正也不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