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燕京协和医院的高干病房里,巴老正在探望茅盾先生,前几天他就来燕京了,但那时茅盾先生病情比较重,今天才稍缓和了些,这才能见见客人。
虽然医生说他的情况不适合见客,但他觉得自己时日无多,能见一面少一面,而且自己已经把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完稿了,人生最后一件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只需坐等那一天到来即可。
这次跟巴金见面也是想说一说以后作协的工作,看着比自己年轻八岁的巴金精神矍铄的样子,茅盾先生还打趣他:“你这体格真不错,我看你起码能活一百岁。”
巴老摆摆手:“活那么长时间有什么用,身为作家,精力最旺盛的时候还要看年轻的时候,现在再让我写,我是写不来了,写出来也没人看。”
“是啊,也就只能写写回忆录。”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茅盾先生笑过后问:“这一期的《收获》出版了吧?”
“是啊,你还能看吗?”
“好在眼睛还是能用的,手指也能翻页。”
巴老叹息一声:“我还真带着呢,还是自己买的呢,本没打算拿出来的。”
“拿来吧你,”茅盾先生笑道,“我可是《收获》的忠实读者,让我看看现在的年轻作家都在写些什么。”
他打开目录,第一眼就被“人间正道是沧桑·上”这几个字吸引了。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他瞬间想到了诗情纵横的伟人,这两句诗前面这句是化用了李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