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语文早自习5(2 / 4)

音,读出节奏。”

语文课老师语毕,权三金第一时间便开始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其他同学也大声的朗读这诗词,心里慢慢的体会李白当时写这诗的心境,权三金心中涌起一股共鸣,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李白对友情的深情厚谊。

权三金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杨花飘落、子规啼鸣的画面,心中默默吟诵,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片夜郎西的辽阔天地,与李白一同寄托愁心于明月,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真挚情感,心中不禁感叹:友情的力量,竟如此强大,足以穿越时空,温暖彼此的心灵。

语文课老师等着学生们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读一边完之后,清了清嗓子,对学生们说道:

“这诗的诗的标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的意思就是降职;‘龙标’是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洪江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交代了事件背景、人物对象及写作目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一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五溪’指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

“经过这样的讲述,是否已经有学生知道‘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这句的大意呢?知道的学生举手回答这个问题。”

龚荣飞同学举手,站起身回答:

“这句诗描绘了杨花飘落殆尽,杜鹃哀鸣的景象,暗示季节更迭,传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谪的悲凉与牵挂之情。”

老师赞许地点头,继续道:

“正是如此,季节的变迁与杜鹃的啼鸣,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加深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不舍;接下来,我们分析第二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里的‘愁心’不仅是李白的忧愁,更是对友情的深刻体现。”

“明月象征着纯洁与永恒,李白借此表达了对友情的坚守与承诺,愿与友人共度难关;同学们,通过这两句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白的深情,还能体会到古人对友情的珍视。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李白一样,珍惜身边的友情,用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位朋友。”

“本诗的最后两句是在考试中诗句默写题中经常会出现的;老师提醒同学们,务必熟记这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熟记这两句不仅能提升文学素养,还能在考试中从容应对,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情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学会在困境中互相扶持,传递友情的温暖。”

同学们认真聆听,眼中闪烁着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心中默默铭记这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力量,决心在未来的日子里,以真诚与坚守,书写属于自己的友情篇章。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是千古名句,由前两句的写景言事转为抒情寄慨,紧扣诗题中“遥有此寄”

四字;诗人用拟人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把它看成是能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借月亮把自己的忧愁和思念遥寄给友人,抒了对被贬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老师带领着学生们来探究一下有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思考题,题目是这样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

“子规”

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知道的学生可以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王元飞站起来回答道:

“杨花与子规的描写,不仅点明了时令,更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为后文抒对友人的深情做了铺垫,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杨花飘零,子规啼鸣,正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