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整片环境融为一体,相融共生。
这样的“自然规律”,就是雕刻家们嘴里所说的“木味”、“木性”。
拥有木性,是木版画相比起可以通过蚀刻法将花纹阴影做的更加细腻精致的石版画和铜板画最大的优势所在。
版画永远不能创造木性。
最好的艺术家所能做到的事情,也是在发挥木性,保留木性。
比如说日本的浮世绘。
它的艺术哲学便在于“顺势而为”。
由于用刻刀比用画笔难度更大,更吃经验,且没有容错空间。线条必须要流畅、明快,一气呵成。
雕刻时任何的弯曲和抖动,都会立刻毁掉一整幅作品。
因此渐渐的,很多浮世绘的匠人反其道而行之。
他们不再去过分的追求多么精湛的刀艺,细密的线条和复杂的笔触。
反而注重尽可能的去还原保存最后印出来成品色彩之下,对那些木质纹理质感的表达。
用清新的自然木性,取代后天刀工上的难点。
《子冈刻法心经》,这项技能带给顾为经的经验里,不包含版画用不到的玉器行当的解石、切石、点翠镶嵌的技巧。
关于如何判断木性,木料的方面的内容,却是出奇的多。
刻法不只关乎于刻刀。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