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
这些外国洋行的生意,好些都是沾着中国人的血的。
工厂里的童工什么的就提了。
不是因为外国人的工厂讲规矩,而是因为这已经成为了正常现象,人人都这么干。
实际上。
这年代也没什么禁止儿童劳工法,欧洲也没什么严格意义上的“文明”国家。
连不列巅本土也是童工遍地走,女工不如狗的局面。
但这些租界的大洋行,很多都是借着鸦片战争起来的。
那些大洋房,大公馆,镀银的劳斯莱斯上,承载的是他们灯红酒绿高人一等的生活,承载的同样也是无数家庭家破人亡的累累血债。
大家固然对上海王太太一出手,就是一只珍珠象牙手饰盒用作小孩子的润笔赏赐的阔气。
感到咄咄称奇。
可心中也对这些在上海做了二三十年的一等公民,欺男霸女,横行无忌惯了的洋大人和手下买办们,同样没有什么好印象。
曹神童有勇气这么不给上海王的面子。
沪上的老少爷们就有勇气给这小鬼头叫一声“好”,捧捧场,抬抬声势。
还能活的不如小孩子不成?
连那位带着女伴,看上去有些油滑的眼镜小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