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案。”
几个人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异口同声:“谋杀案?”
莱昂纳尔的目光带着狡黠:“是的,假设那个谣言就是‘凶器’,而我是那具‘尸体’。
那么,该如何找到凶手?”
他先看向左拉,左拉沉吟道:“寻找动机……你‘死了’,谁受益?”
莱昂纳尔打了个响指:“正确!谁受益?爱弥儿,你抓住了关键。当我们找不到显而易见的凶手时,就去看看,在这起事件中,谁的嫌疑或许不是最大,但谁最终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往往,答案就隐藏其中。”
他成功地将众人的思路从“谁恨我”引导向了“谁因我的失败而获利”。
这自然是一个更宏观、也更接近真相的思考角度。
客厅里的气氛变得更加专注,莱昂纳尔提出的这个“推理游戏”瞬间激发了作家们的想象力。
于斯曼最先跟上思路:“受益者……如果你因为丑闻而彻底无缘《法语读本》,甚至声名受损,谁会得到好处?
其他肯定能入选的大作家?比如雨果先生?不,他的地位无需通过排除你来巩固。
都德?他正直得就像一颗桦树,压根不是这种人……而且这对他的利益影响不大。”
阿莱克西接着推测:“或者是某些意识形态上的对手?那些极端保守派?他们恨你支持教育改革,恨你的《合唱团》抢了风头。
把你搞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