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舆论的压力或许能够影响政府的决策……”
莱昂纳尔开始明白曾纪泽的意图了。
曾纪泽向前倾身,压低声音:“索雷尔先生,你是一位对中国有深厚好感的作家。
我希望您能够写一些文章,帮助法国人民更好地理解中国,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好感……”
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公使馆不会让您白费笔墨。”
莱昂纳尔陷入沉思。
他当然知道历史上越南发生的那场中法战争的结局,虽然“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结论有些偏颇,但那确实是19世纪中国军队罕见的对西方军队的胜利。
如果他接受曾纪泽的请求,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国舆论,但真的能改变历史进程吗?
莱昂纳尔一方面对此深感怀疑;另一方面,他不愿意剥夺这场属于中国人的胜战。
更何况,他知道这场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觉醒,为后来的变革埋下了种子。
这是一个连绵的过程,谁也不知道从中抽调一帧会发生什么。
莱昂纳尔终于开口,语气委婉但坚定:“侯爵阁下,我感谢您的信任,但我不能接受这个请求。”
曾纪泽的眼中闪过失望,但仍十分礼貌:“能告诉我原因吗?”
莱昂纳尔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讲起了历史:“您知道,18世纪欧洲曾掀起过一场‘中国热’吗?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