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陋的木薯粉生产车间正式上线,甚至还没找齐用来盖顶的芦苇,就开启了生产。
暴晒、剥皮、粉碎、浸泡、碾磨,筛粉,六道工序,三个车间,没有任何机械,完全纯天然手工制作,绿色又环保。
只是毒水直接往小河里倒,小鱼小虾死了一大片。
但这么一座小工坊造成的环境破坏,比九十年代的乡村小企业还要小十倍。
浸泡处理后的毒水,本身毒性就不高,只能毒死较小的鱼虾。
冲入小河后,还没流淌十米就被稀释一空。
等到流进安泽诺河,就已经完全失去毒性,等同于在大河上游撒一泡尿的程度。
这座工厂面积不大,差不多是一个边长三百米的正方形,等于一座中小学的校区。
而且营墙只修了三面,靠小河的一边则暂时只有简单的木墙,日后发展起来,方便跨河继续扩建。
木薯加工厂需要大量的水,这条小河正好满足要求。
这样的工厂,差不多能够容纳两千人在里面居住生产,再多就会拥挤不堪,影响到生产。
多余的人口,里奥还要另行安置。